北京市鼎鉴律师事务所
主页最新动态行业动态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今年将全面试行

时间 : 2009-10-22 14:01  作者 : 有琳 点击 :
        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今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据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介绍,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发展
 
        2003年,“两院两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并确定北京等6省(市)为首批试点地区。
 
        2005年“两院两部”联合发文,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省(区、市)。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的208个地(市、州)、1309个县(市、区)、14202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5.8万人,解除矫正17.1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8.7万人。
 
        今年10月初,为了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两院两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对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这份意见,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在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中,要准确把握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社区矫正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现行刑罚执行制度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这项工作的意义既在于使被矫正者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接受改造,免受狱内其他罪犯的“交叉感染”,从而提高改造效果,有利于其重新回归社会,也在于更广泛地利用社会资源,降低行刑成本,同时避免被矫正者个人家庭的稳定性遭受太大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社区矫正被作为我国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整体规划之中。
 
相关文章

鼎鉴律师

更多
曲海斌律师 曲海斌律师

曲海斌律师,北京市鼎鉴律师事务所主任;外…

舒梅律师 舒梅律师

舒梅律师,北京市鼎鉴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鼎鉴顾问

更多
李元發先生 李元發先生

李元發 先生 1959年4月1日臺灣苗粟三義出…

方旭辉教授 方旭辉教授

方旭輝,江西南昌大學教授,2009年在華盛頓…

在线解答

Q&A
更多留言咨询